土壤 pH ERM-510105 标准样品 6.29 2023-05-30 50g棕色玻璃瓶
¥800.00
土壤 pH ERM-510101 标准样品 8.25 2023-05-30 50g棕色玻璃瓶
¥800.00
土壤中重金属总量 ERM-510206 标准样品 As4.56、Be1.78、Cd0.086、Co9.6、Cr54.8、Cu13.3、Hg0.021、Mn441、MO0.44、Ni21.2、Pb16.3、Sb0.407、Tl0.39、V67.6、Zn53.4(单位mg/kg)-50g(浙江滨海盐土) 2026-09-30 棕色玻璃瓶
¥900.00
土壤中重金属总量 ERM-510205 标准样品 As3.03、Be1.96、Cd0.133、Co11.7、Cr61.4、Cu20.2、Hg0.215、Mn220、MO0.27、Ni19.7、Pb24.3、Sb0.81、Tl0.55、V80、Zn54.8、Sn(10.4)b(单位mg/kg)-50g(江西水稻土) 2026-09-30 棕色玻璃瓶
¥900.00
纯二硫化碳配套试剂 601606 无 2025-06-30 10ml安瓿瓶
¥400.00
甲醛吸收储备液 600309 5.5%ml/ml 2024-01-31 20ml 安瓿瓶
¥60.00
甲醇中9种VOC混合(III) 1000μg/mL 1.2ml 分析校准用标准样品 600914 GSB 07-1986-2005 苯:1000µg/mL 甲苯:1000µg/mL 乙酸正丁酯:1000µg/mL 正十一烷:1000µg/mL 乙苯:1000µg/mL 对二甲苯:1000µg/mL 间二甲苯:1000µg/mL 邻二甲苯:1000µg/mL 苯乙烯:1000µg/mL 2024-03-31 1.2ml 棕色安瓿瓶
¥600.00
甲醇中9种VOC混合(II) 100μg/mL 1.2ml 分析校准用标准样品 601011 GSB 07-1986-2005 苯:100µg/mL 甲苯:100µg/mL 乙酸正丁酯:100µg/mL 正十一烷:100µg/mL 乙苯:100µg/mL 对二甲苯:100µg/mL 间二甲苯:100µg/mL 邻二甲苯:100µg/mL 苯乙烯:100µg/mL 2023-03-31 1.2ml 棕色安瓿瓶
¥600.00
甲醇中9种VOC混合(I) 10μg/mL 1.2ml 分析校准用标准样品 601112 GSB 07-1986-2005 苯:10μg/mL 甲苯:10μg/mL 乙酸正丁酯:10μg/mL 乙苯:10μg/mL 对二甲苯:10μg/mL 间二甲苯:10μg/mL 苯乙烯:10μg/mL 邻二甲苯:10μg/mL 正十一烷:10μg/mL 2024-06-30 1.2ml 棕色安瓿瓶
¥600.00
异辛烷中7中指示性多氯联苯混合溶液标准样品 449801 GSB 07-3837-2021 50.0μg/mL 2026-11-30 1.2mL
¥1600.00
正庚烷中石油烃(C₁₀-C₄₀)溶液标准样品 449301 ERM-1013-2022 石油烃(C₁₀-C₄₀)1000µg/ml 2024-02-28 1.2mL 主要用于石油烃环境监测及相关分析测试中仪器校准、方法评价、样品复制和质量控制等。
¥600.00
正庚烷中正葵烷、正四十烷混合溶液标准样品 449201 ERM-1012-2022 正葵烷100、正四十烷300(单位µg/ml) 2024-03-31 1.2mL
¥600.00
《碳标签》
定价:¥198.00
发行手机/微信号:189 1126 8056
发行电话:010-82464188
发行单位:北京星宇出版发行集团
作者:朱连滨,闫浩春 编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出版发行日期:2024年11月01日
ISBN:9787511157706
页数:344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稿基于编写团队多年从事碳排放研究的经验积累和成果总结,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碳标签体系的发展现状、不同主体和不同类别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报告、横向和纵向展开碳标签评价、相关案例、总结和展望,坚持从排放源视角、全生命周期视角对净减排量、碳排放评价等进行全面剖析。可为我国从事碳标签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相关工程师、科研工作者、产业决策者、双碳从业者、上下游供货商、终端消费者提供参考。本书可为我国从事碳标签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相关工程师、科研工作者、产业决策者、双碳从业者、上下游供货商、终端消费者提供参考,共同推动我国碳标签产业化发展,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
目录
1碳标签概述/1
1.1碳标签研究背景/1
1.2碳标签的定义及概念/8
1.3国际研究现状/10
1.4国内研究现状/20
2碳标签标准及核算方法/24
2.1国外核算标准/25
2.2国内核算标准/37
2.3核算方法/42
3产品碳标签计算与报告/48
3.1计算步骤/48
3.2确定目标/49
3.3确定温室气体种类/49
3.4设定边界/50
3.5数据收集与质量评估/55
3.6分配/58
3.7结果计算/59
3.8结果解释/62
3.9报告与保证/63
3.10设定减排目标和跟踪变化/65
4企业碳标签计算与报告/67
4.1设定组织边界/67
4.2设立运营边界/68
4.3识别和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68
4.4管理排放清单质量/71
4.5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73
4.6核算温室气体减排量/75
4.7建筑全生命周期计算/77
5行业产品碳标签计算与报告/86
5.1农产品全生命周期计算/86
5.2农田/135
……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