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750.1-5750.13-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代替GB/T 5750.1-5750.13-2006 GB/T 32470-2016)
¥780.00
GB/T 18639-2023 狂犬病诊断技术
¥38.00
GB/T 5700-2023 照明测量方法
¥86.00
GB 50849-2014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16.00
GB 51039-2014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24.00
GB/T 19855-2023 月饼质量通则
¥43.00
GB 50881-201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
¥17.00
GB/T 20783-2023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
¥24.00
GB/T 27000-2023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
¥41.00
GB/T 12763.11-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
¥59.00
GB/T 12763.7-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7部分: 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147.00
GB/T 12763.8-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8部分: 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108.00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定价:¥98.00
发行:手机/微信号:18911268056
发行:北京星宇出版发行集团
作者:张瑞新,王俊枝,迟文峰 著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3-04-01
ISBN:9787511155009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字数:30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自治区政府及各级有关部门的统筹规划、协同合作下内蒙古全面开展了治标治本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和促进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了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健全完善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体系和配套政策条例,坚持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三区三线”硬约束,将超过5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研究团队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生态模型等为核心技术手段,围绕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变化进行综合评估,探究农业、城镇和生态三类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设计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美丽中国的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北疆屏障的生态用地可持续保护模式,并对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一湖两海”等典型区域的综合生态效应进行评估和问题解析,为内蒙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供重要决策支撑。
目录
第1章 自然资源分类概念与可持续利用理论
1.1 自然资源概念
1.2 自然资源分类
1.3 分类原则
1.4 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2章 “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与评价方法
2.1 “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评价体系构建
2.2 “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评价方法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分布现状与格局
3.1 全区自然资源分布现状
3.2 各盟(市)自然资源分布格局
第4章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动态变化与区域分异
4.1 全区自然资源动态变化
4.2 各盟(市)自然资源动态变化分异
第5章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利用条件评价
5.1 自然资源禀赋
5.2 自然地理区位条件
5.3 地表生态状况
5.4 交通设施服务能力
第6章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6.1 地表资源占有量
6.2 生态压力
第7章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类型自然资源利用状况
7.1 农业资源利用状况
7.2 城镇资源利用状况
7.3 生态资源利用状况
第8章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典型案例剖析
8.1 库布齐沙漠
8.2 “一湖两海”区域
8.3 生态环境可持续问题探讨
第9章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和策略
9.1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9.2 基于“美丽中国”的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9.3 基于北疆屏障的生态用地可持续保护模式
前言/序言
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活、生态”国土空间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表征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治理及保护等,要求人地关系、人与资源开发、人与环境保护几者之间协调发展,以期满足当代与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尤其从生态学角度实现土地生产力的长期性和生态稳定性发展。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奠定人类福祉的重要基石。探明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空间异质性规律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认知的重要问题,国土空间优化布局与规划实施迫切需要掌握自然资源时空演变规律及区域差异特征。因此,中国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亟待全面揭示和分析自然资源本底状况,评估自然资源“数量”的可持续性和“质量”的可持续性,对标“美丽中国”目标愿景,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景观结构优化布局对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关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格局。准确掌握自然资源变化的本底状态,科学有效地评价自然资源质量区域差异及演变规律,谋划未来自然资源空间管控途径,是守护内蒙古“绿色”生态底色和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优化布局的重要举措。如何保护好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是重要的历史命题。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怎么摆布,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综合治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面临巨大挑战下的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一战略已成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居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模式,它着重解决资源与环境的再生性和可持续性问题,而且进一步影响到整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同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长期致力于测绘地理信息和遥感监测等相关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承担了多项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专项课题,并基于遥感大数据和云平台,监测分析了全区自然资源本底情况、动态变化与区域分异,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出版该书。
该书充分发挥遥感监测与地理信息技术优势,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特点,构建自治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估的方法体系,围绕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及变化进行综合评估,综合阐述农业生产安全、城镇生活宜居、自然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究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举措和路径,践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为建立祖国北疆资源环境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发展模式提供重要支撑。
该书编写过程中,各位编写成员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同时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刘秀副主任、魏富恒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匡文慧研究员等专家的精心指导和鼎力支持,对参与编写的成员和出版社的各位编辑在出版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表示诚挚的感谢。
该书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主要观点均做了引用标注,书中若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