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中重金属总量 540201 GSB 07-3273-2015 Al 167*10³、As17.3、Be9.4、Cd0.546、Co27.6、Cr67.1、Cu65.1、Fe30.7*10³、Hg0.438、Mn584、Mo12.5、Ni42.4、Pb126、Sb3.38、Se9.2、Sn11.7、Tl 3.01、V142、Zn141(单位mg/kg) 2025-09-30 40g棕色玻璃瓶
¥2000.00
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 520201 标准样品 Ag0.388、Al 61.6*10³、As64.1、Ba255、Be2.50、Cd7.5、Co19.4、Cr106、Cu140、Fe39.4*10³、Hg0.340、Mn504、Mo2.14、Ni55.9、Pb68.6、Sb4.24、Se3.63、Ti 7.14*10³、Tl 0.629、V168、Zn219(单位mg/kg) 2025-09-30 45g棕色玻璃瓶
¥1000.00
土壤中重金属总量GSB07-3903-2021 510210 GSB 07-3903-2021 As13.6、Be2.30、Cd0.275、Co15.2、Cr77.1、Cu36.4、Hg0.130、Mn766、MO1.00、Ni36.7、Pb35.2、Sb1.20、Tl0.65、V92、Zn110、Sn(4.5)(单位mg/kg)-50g(天津潮土) 2032-06-30 50g/瓶
¥900.00
土壤中石油烃(C₁₀-C₄₀) 510802 GSB 07-3907-2021 8568mg/kg 2023-10-31 50g
¥3000.00
土壤有机质 ERM-510503 35.4g/kg 2026-09-30 50g
¥1000.00
土壤有机质 ERM-510502 17.3g/kg 2026-09-30 50g
¥1000.00
土壤有机质 ERM-510501 10.7g/kg 2026-09-30 50g
¥1000.00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ERM-510403 标准样品 15.0cmol(+)/kg 2026-09-30 50g
¥1000.00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ERM-510402 标准样品 17.9cmol(+)/kg 2026-09-30 50g
¥1000.00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ERM-510401 标准样品 14.4cmol(+)/kg 2026-09-30 50g
¥1000.00
土壤中多环芳烃检测 QCM-TY00322** 质控样品 50-500μg/kg 30 g
¥3600.00
土壤中总有机碳 ERM-510301 GSB 07-3838-2021 25.6g/kg 2025-09-30 30g棕色玻璃瓶
¥60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解读》
定价:¥138 .00
发行:手机/微信号:136 1122 6766
发行:北京星宇出版发行集团(010-5773 6766 / 5773 8166)
作者: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编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01
ISBN:9787506668194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433
字数:6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GB/T 16886/ISO 10993)是保障医疗器械安全的基础标准之一,在医疗器械安全领域起到重要作用。GB/T 16886/ISO 10993系列标准涵盖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基本原则、各项生物学试验方法、样品制备方法、医疗器械理化表征方法等,是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生物学评价和技术审评依据的重要文件。
目前,新修订的国际标准中的16个已及时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正在转化的有3个,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保持同步。由于GB/T 16886/ISO 10993系列标准发生了如此快速巨大的变化,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使用和检验单位的技术人员亟需跟进新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48)决定组织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领域标准编写、检测、研发、生产、审评等方面的权威专家重新编写《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解读》一书。
目录
第一章 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GB/T 16886.1-2022/ISO 10993-1:2018)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第四节 医疗器械和材料生物学评价基本原则
第五节 医疗器械分类
第六节 生物学评价过程
第七节 生物学试验
第八节 生物学评价终点
第九节 风险管理在生物学评价中的应用
第十节 已有文献数据的评审
第十一节 生物学评价报告
第二章 动物福利要求(ISO 10993-2:202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第四节 要求
第五节 替代、减少和优化动物试验的建议
第三章 风险管理过程中医疗器械材料的化学表征(GB/T 16886.18-2022/ISO 10993-18:202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化学表征的步骤
第三节 样品浸提原则
第四节 化学表征参数和方法
第五节 报告
第四章 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GB/T 16886.19-2022/ISO/TS 10993-19:202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第四节 材料表征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材料表征程序
第六节 表征参数和方法
第五章 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ISO 10993-12:202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第四节 总则
第五节 参照材料(RM)
第六节 参照材料作为试验对照的应用
第七节 试验样品的选择
第八节 试验样品与参照材料制备
第九节 器械代表性部分的选择
第十节 样品浸提液制备
第十一节 样品制备的记录
第六章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 16886.5-2017/ISO 10993-5:200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术语和定义
第三节 试验的一般原则与要求
第四节 试验的基本步骤
第五节 细胞毒性的判定与结果评价
第六节 细胞毒性试验报告
第七节 常用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
第八节 研究趋势
第七章 刺激与致敏试验(ISO 10993-10:2021、ISO 10993-23:202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第四节 评价原则
第五节 试验前的考虑
第六节 刺激与致敏试验通用要求
第七节 刺激试验
第八节 致敏试验
第八章 全身毒性试验(GB/T 16886.11-2021/ISO 10993-11:201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身毒性试验方法简介
第九章 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GB/T 16886.3-2019/ISO 10993-3:2014)
第一节 遗传毒性试验
第二节 致癌性试验
第三节 生殖和发育毒性试验
第十章 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GB/T 16886.6-2022/ISO 10993-6:2016)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植入试验方法
第四节 常用试验方法
第十一章 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GB/T 16886.4-2022/ISO 10993-4:201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第四节 与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分类
第五节 基本评价原则
第六节 试验方法的选择
第七节 常用评价方法介绍
第八节 展望
第十二章 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和定量框架(GB/T 16886.9-2022/ISO 10993-9:201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第四节 降解研究设计原则与研究方案
第五节 研究报告
第十三章 聚合物医疗器械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GB/T 16886.13-2017/ISO 10993-13:201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第四节 降解试验方法
第五节 试验步骤
第六节 试验报告
第七节 聚合物材料及其降解产物的常用表征方法
第八节 聚合物环境应力开裂(ESC)
第十四章 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GB/T 16886.14-2003/ISO 10993-14:200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物学评价中的陶瓷降解相关分析
第三节 分析与评价试验的步骤
第十五章 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GB/T 16886.15-2022/ISO 10993-15:201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范围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
第四节 试验方法
第十六章 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GB/T 16886.17-2005/ISO 10993-17:200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疗器械化学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
第十七章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GB/T 16886.7-2015/ISO 10993-7:2008)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术语和定义
第三节 基础知识
第四节 环氧乙烷允许限量的确定
第五节 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
第六节 产品放行
第十八章 降解产物与可沥滤物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GB/T 16886.16-2021/ISO 10993-16:201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毒代动力学的术语和定义
第三节 医疗器械降解产物和可沥滤物毒代动力学研究实验设计和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毒代动力学实验的具体实施
第五节 结语
第十九章 医疗器械免疫毒理学试验原则和方法(GB/T 16886.20-2015/ISO/TS 10993-20:2006)
第一节 概述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