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014-2020 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 控制技术要求
¥96.00
HJ 193-2013(部分代替HJ/T 193-2005)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
¥30.00
HJ 799-2016 环境空气 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
¥25.00
HJ 781-2016 固体废物 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30.00
HJ 777-2015 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30.00
HJ 675-2013 固定污染源排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
¥16.00
HJ 873-2017 土壤 水溶性氟化物和总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16.00
HJ 974-2018 土壤和沉积物 11种元素的测定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25.00
HJ 955-2018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16.00
HJ 833-2017 土壤和沉积物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16.00
HJ 347.1-2018(部分代替 HJ/T 347-2007)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滤膜法
¥16.00
HJ 1001-2018 水质 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
¥35.00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基础理论考核试题集
定价:120.00元
作者:柏仇勇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ISBN号:9787511138248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出版时间:2018-12-01
印刷时间:2018-12-01
版次:1
印次: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页数:509页
字数:690千字
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当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技术考核 需要,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基础理论、各类监测方法 以及运维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梳理,并对臭氧标准溯 源、传递比对体系,环境空气质量颗粒物手工监测及 比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等应知应会的知识进行了提 炼。本书可作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技术人员的基 础学习资料和考核复习材料。
目 录
第一章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第一节 通用知识
第二节 监测点位布设
第二章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
第一节 基础知识
第二节 微量振荡天平法颗粒物监测仪
第三节 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
第四节 颗粒物监测仪运行维护
第三章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
第一节 基础知识
第二节 点式分析仪器
第三节 NOx点式分析仪器
第四节 SO2点式分析仪器
第五节 O3点式分析仪器
第六节 CO点式分析仪器
第七节 开放光程监测系统
第四章 臭氧标准溯源、传递及比对
第五章 环境空气质量颗粒物手工监测及比对
第六章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及指数
附录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 664—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9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0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
检测方法(HJ 654—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HJ 655—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02、N0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HJ 193—2013)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
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HJ 656—2013)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17)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臭氧标准传递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环境空气臭氧一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
环境空气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作业指导书(试行)
环境空气臭氧传递标准间逐级校准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比对核查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HJ 818—201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HJ.590—2010)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HJ 817—2018)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
好评度